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霞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霞 青岛报道
为充分发挥学科基地校攻坚克难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区域初中语文教师聚焦核心素养,研读新课程标准,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近日,市南区初中语文学科在青岛七中开展了“聚焦新课标 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基地校教研展示活动。
活动开始,市南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孙松梅老师对初中语文基地校建设意义和基地校青岛七中基本情况做了介绍。孙老师指出,建设基地校,旨在做强优势学科,由点到面辐射带动,建设高水平研究团队。同时,扩大基地校内部管理优势资源,通过“强学科”实现“强学?!?,最终实现“强区域”的目标。青岛七中语文教师团队专业素养高、研究能力强,老师们将借助基地校工作主动挑战区域攻坚课题,积极探索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路径,让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
青岛七中校长刘晓梅对基地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做了解读,七中语文组将探索“以活动驱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路径,最终形成单元整合活动课的课程资源,解决传统课堂中只停留在研究教学内容和考查应对策略的问题。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构建有张力、知识和活动相结合、富有生命力的初中语文课程体系。
基地校展示活动共分为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语文活动单元集备和课例展示。七中初一集备组就《皇帝的新装》活动单元进行了集备展示。集备组老师们围绕课标要求,确定以排演“课本剧”的形式开展活动,分为“文本研读”“剧本创作”“分工排练”和“表演展示”四个活动阶段来完成。王文婧老师展示的课例正是“剧本创作”这一阶段的内容。王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剧本进行现场创作、打磨,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充分想象,大胆创作,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表演沉浸于文本角色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精彩的即兴点评,活跃的课堂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实现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转变。
在教研对话环节,语文组老师们就前期开展的活动探究工作进行了交流。王文婧老师谈了自己在课例设计上的反思与收获,王媛媛老师介绍了七中语文组在组织教研组活动时如何落实新课标,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张燕老师介绍了集备组设计开展的相关活动任务,房璐璐老师交流了活动过程中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
随后,房璐璐老师进行了“活动驱动下,学习方式的改变”的经验交流。房老师从传统教学与“活动驱动”学习的区别入手,介绍了“活动驱动”下的学习方式,之后又以戏剧活动课《孙权劝学》为例,分享了戏剧教学模式探索案例。房老师的经验给参会老师们带来很多启发。
展示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由市教研员邹欣老师进行了专家点评。邹老师肯定了基地校老师们“符合课标的创新”,这种“活动驱动”的形式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是一种发展的创新。随后又对全体语文老师提出了期望,希望老师们能深研新课标,同时时刻以新课标来自我反思,检视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断学习,自我提升,在教学水平上更上一层楼。
最后,孙松梅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提出了学科基地的未来活动愿景,本学期将以基地校为基点,展开课题的研究、教学法的研究等,多维度地探讨语文改革的路径,辐射带动所有学科,努力构建开放且有深度的语文课堂。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基地学校的标杆引领和辐射作用,市南区初中语文学科将进一步深入探索构建具有市南特色的教研新路径,激发学校教研活力,推动学校教研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进一步推进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霞